日本京阪十日遊 Day 1 京都鈁屋、名代豬排、中村藤吉
2014/2/22
以京都為主的自助旅行,從京都開始。
前一晚沒什麼睡,到機場時整個很累,這次也是砥(底)礪(力)之行。
因為很早到機場了,順便辦了電子簽證,以後通關比較快,
雖然出入境還是會去實體櫃檯收集蓋章。
第一次搭日航
日航的飛機餐精緻好吃,
小小一盤有沙拉、水果、蕎麥麵還附哇沙米和沾醬、豬肉咖哩飯、蛋糕,
真的是目前為止吃過最好吃的短程飛機餐了,
瞬間覺得當初放棄廉航改搭日航是正確的選擇 XD
發現日本人似乎都會在腿上鋪餐巾,所以也跟著照做,
不過回程就忘了這件事,骨子裡還是大剌剌的台灣人啊。
許多乘客搭日航都會點酒,尤其搭乘日航的旅客以日本人居多,日本人真的很喜歡喝酒啊。
周圍許多乘客點了紅酒、白酒等,但隔壁的大叔乘客還沒點就渾身酒味了 囧
想喝喝看梅酒,但怕喝了一睡不醒所以點了Sky Time,
這是日航的特製飲料,名字相同但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飲料的口味。
因為太累了,在飛機上一直睡,完全沒看機上影片。
抵達時大阪時氣溫是攝氏六度。
下飛機領完行李後火速衝至JR窗口,往鐵路路標方向走就是了。
可能是因為下午才到,加上是淡季,很幸運的都沒有人排隊,
而且有會說中文的服務人員。
在這裡買了單程Harurka+ICOCA套票,
要三天前事先預約,出示護照和預約單購買,
當時沒有被要求出示電子機票,但以防萬一還是乖乖準備好吧
官網 https://www.westjr.co.jp/global/tc/travel-information/pass/icoca-haruka/
運氣不錯,趕上16:16的Haruka(自由座),
Haruka的行李架不算少,但行李更多,只能盡量找個空間塞一下。
抵達京都了!
在京都車站看到的半澤與狗爸爸廣告。
轉搭地鐵,大約18:15抵達民宿鈁屋。
這張是後來的白天補拍的。
鈁屋交通蠻方便的,到京都車站搭乘地下鐵烏丸線只要一站,
4號出口距離鈁屋最近,但6號出口才有電梯。
直接走路到京都車站大約20分鐘。
往東步行15分鐘處是京阪電車的清水五条站,附近也有公車站。
到了鈁屋先完成付款,staff幫忙把行李搬進去,把行李箱輪子擦乾淨。
然後導覽內部設施與房間,
有兩間廁所和一間浴室,住的這幾天不太有遇到要搶廁所的狀況,浴室比較需要等。
浴室裡面有洗衣機,如果要洗衣服必須是沒人洗澡的時候才能使用,使用前要先通知staff。
另外有兩個洗手台,洗手台的背面有個隱密的門,通往晾衣服的地方。觀察下來有晾衣服的人不多,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是短期住宿而已。
這次住了七天,所以有手洗幾件衣服,冬天大概要兩天才會晾乾。
趕時間的人可以考慮找洗衣店一次完成洗衣與烘乾。
附近稍微走一段路,有なか卯(なかう)和やよい軒和24小時的超市,很方便
我們的房間TWIN ROOM在二樓,要把行李扛上二樓,
幸好樓梯不長,上樓沒什麼問題,下樓梯就要小心點。
中間有一天是住有走廊的一樓大房,
所以待在京都的最後三天每天都在整理行李和搬行李,
在京都的時候都不敢買太多東西。
二樓的房間,兩個人住還OK的大小。
從鈁屋走到京都車站,路上經過維修中的東本願寺,
平常就在古蹟附近漫步的感覺真好 XD
趕在晚上七點關門時在觀光案內所買了京都兩日觀光券,地下鐵和公車都可以使用。
一日券是1200元,兩日券是2000元,
買完鐵門都拉下來了,只能從旁邊小門出去,剛好通往伊勢丹百貨
伊勢丹11F有不少餐廳,人也不少,
我們直奔名代豬排,排隊的人有點多,
但很幸運的遇到前面一組韓國(?)客人讓位,等待將近半小時進去了。
對點餐有點困惑的時候,剛好來了中文店員!
旁邊也很多來自台灣的客人,果然是大家都會想來吃吃看的店
個人覺得味道和台灣的杏子豬排有點像,
但是肥肉多很多,不知道是不是點的部位的關係,
一樣要自己把芝麻磨成粉,沾取豬排醬汁,
醬汁有分濃和普通兩種,我覺得普通的味道就很夠了,
高麗菜加柚子醬還蠻好吃的。
友人的可樂餅套餐
吃完後跑去suvaco二樓吃中村藤吉。
點了生茶ゼリイ的ほうじ茶口味,喜歡喝台灣茶的應該會很喜歡這味
另外還有定番的抹茶口味
一直在想ゼリイ是什麼東西,原來是jelly的日式發音 XD
就這樣把盤子上的東西一一吃光,
後來才知道這不是正統吃法,第二次去的時候店員說要把那一盤東西加到碗裡面,
確實混著吃比較方便,不用一直往盤子挖。
總結來說茶味很濃還不錯,也不會甜得膩口,
抹茶和ほうじ茶 兩個味道都很好吃,
可以的話還想去吃第三次,無奈後來生理期來了。
店家有賣不少商品,十分精緻可愛。
在suvaco一樓的麵包店買了麵包當明天早餐
這家麵包還不錯吃,但是部分麵包很硬...有硬到咬不太動的 orz
晚上的京都塔
原本預期下機後會花很多時間才回到民宿,然後晚餐隨便解決,
今天可以吃到兩家想吃的,真是很幸運。
慣例的睡前宵夜,因為吃了中村藤吉已經吃不下了(嗝)。
以京都為主的自助旅行,從京都開始。
前一晚沒什麼睡,到機場時整個很累,這次也是砥(底)礪(力)之行。
因為很早到機場了,順便辦了電子簽證,以後通關比較快,
雖然出入境還是會去實體櫃檯收集蓋章。
第一次搭日航
日航的飛機餐精緻好吃,
小小一盤有沙拉、水果、蕎麥麵還附哇沙米和沾醬、豬肉咖哩飯、蛋糕,
真的是目前為止吃過最好吃的短程飛機餐了,
瞬間覺得當初放棄廉航改搭日航是正確的選擇 XD
發現日本人似乎都會在腿上鋪餐巾,所以也跟著照做,
不過回程就忘了這件事,骨子裡還是大剌剌的台灣人啊。
許多乘客搭日航都會點酒,尤其搭乘日航的旅客以日本人居多,日本人真的很喜歡喝酒啊。
周圍許多乘客點了紅酒、白酒等,但隔壁的大叔乘客還沒點就渾身酒味了 囧
想喝喝看梅酒,但怕喝了一睡不醒所以點了Sky Time,
這是日航的特製飲料,名字相同但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飲料的口味。
因為太累了,在飛機上一直睡,完全沒看機上影片。
抵達時大阪時氣溫是攝氏六度。
下飛機領完行李後火速衝至JR窗口,往鐵路路標方向走就是了。
可能是因為下午才到,加上是淡季,很幸運的都沒有人排隊,
而且有會說中文的服務人員。
在這裡買了單程Harurka+ICOCA套票,
要三天前事先預約,出示護照和預約單購買,
當時沒有被要求出示電子機票,但以防萬一還是乖乖準備好吧
官網 https://www.westjr.co.jp/global/tc/travel-information/pass/icoca-haruka/
運氣不錯,趕上16:16的Haruka(自由座),
Haruka的行李架不算少,但行李更多,只能盡量找個空間塞一下。
抵達京都了!
在京都車站看到的半澤與狗爸爸廣告。
轉搭地鐵,大約18:15抵達民宿鈁屋。
這張是後來的白天補拍的。
鈁屋交通蠻方便的,到京都車站搭乘地下鐵烏丸線只要一站,
4號出口距離鈁屋最近,但6號出口才有電梯。
直接走路到京都車站大約20分鐘。
往東步行15分鐘處是京阪電車的清水五条站,附近也有公車站。
到了鈁屋先完成付款,staff幫忙把行李搬進去,把行李箱輪子擦乾淨。
然後導覽內部設施與房間,
有兩間廁所和一間浴室,住的這幾天不太有遇到要搶廁所的狀況,浴室比較需要等。
浴室裡面有洗衣機,如果要洗衣服必須是沒人洗澡的時候才能使用,使用前要先通知staff。
另外有兩個洗手台,洗手台的背面有個隱密的門,通往晾衣服的地方。觀察下來有晾衣服的人不多,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是短期住宿而已。
這次住了七天,所以有手洗幾件衣服,冬天大概要兩天才會晾乾。
趕時間的人可以考慮找洗衣店一次完成洗衣與烘乾。
附近稍微走一段路,有なか卯(なかう)和やよい軒和24小時的超市,很方便
我們的房間TWIN ROOM在二樓,要把行李扛上二樓,
幸好樓梯不長,上樓沒什麼問題,下樓梯就要小心點。
中間有一天是住有走廊的一樓大房,
所以待在京都的最後三天每天都在整理行李和搬行李,
在京都的時候都不敢買太多東西。
二樓的房間,兩個人住還OK的大小。
從鈁屋走到京都車站,路上經過維修中的東本願寺,
平常就在古蹟附近漫步的感覺真好 XD
趕在晚上七點關門時在觀光案內所買了京都兩日觀光券,地下鐵和公車都可以使用。
一日券是1200元,兩日券是2000元,
買完鐵門都拉下來了,只能從旁邊小門出去,剛好通往伊勢丹百貨
伊勢丹11F有不少餐廳,人也不少,
我們直奔名代豬排,排隊的人有點多,
但很幸運的遇到前面一組韓國(?)客人讓位,等待將近半小時進去了。
對點餐有點困惑的時候,剛好來了中文店員!
旁邊也很多來自台灣的客人,果然是大家都會想來吃吃看的店
個人覺得味道和台灣的杏子豬排有點像,
但是肥肉多很多,不知道是不是點的部位的關係,
一樣要自己把芝麻磨成粉,沾取豬排醬汁,
醬汁有分濃和普通兩種,我覺得普通的味道就很夠了,
高麗菜加柚子醬還蠻好吃的。
友人的可樂餅套餐
吃完後跑去suvaco二樓吃中村藤吉。
點了生茶ゼリイ的ほうじ茶口味,喜歡喝台灣茶的應該會很喜歡這味
另外還有定番的抹茶口味
一直在想ゼリイ是什麼東西,原來是jelly的日式發音 XD
就這樣把盤子上的東西一一吃光,
後來才知道這不是正統吃法,第二次去的時候店員說要把那一盤東西加到碗裡面,
確實混著吃比較方便,不用一直往盤子挖。
總結來說茶味很濃還不錯,也不會甜得膩口,
抹茶和ほうじ茶 兩個味道都很好吃,
可以的話還想去吃第三次,無奈後來生理期來了。
店家有賣不少商品,十分精緻可愛。
在suvaco一樓的麵包店買了麵包當明天早餐
這家麵包還不錯吃,但是部分麵包很硬...有硬到咬不太動的 orz
晚上的京都塔
原本預期下機後會花很多時間才回到民宿,然後晚餐隨便解決,
今天可以吃到兩家想吃的,真是很幸運。
慣例的睡前宵夜,因為吃了中村藤吉已經吃不下了(嗝)。
留言
張貼留言